1.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親密關係暴力被害人以女性為大宗
任何人都不可對兒少施暴
性侵害被害人以成年人居多
以違反他人意願之方法而為性交就是性侵害行為
2. 堂兄弟姊妹間因財產發生肢體衝突,不適用家庭暴力防治法的保護措施。
O
X
3. 違反保護令不會有刑責,只需要繳交罰鍰就可。
O
X
4. 違反保護令罪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O
X
5. 下列何者是家庭暴力防治法所範定之責任通報人員? (複選題)
警察人員
醫事人員
教育人員
同住家屬
6. 何者是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的展現? (複選題)
以被害人為中心
關注被害人與案家的優勢與復原力
協助連結在地資源
積極協助家庭運用資源發展社區支持網絡
7. 被害人可以自己聲請緊急保護令。
O
X
8. 下列何者為性侵害犯罪?(複選題)
利用權勢要求對方發生性行為
強行以性器官插入對方性器
與16歲以下的人發生性行為
強迫配偶發生性行為
9. 性侵害創傷常會干擾被害人的正常生活。
O
X
10. 下列何者非家庭暴力防治法所規範之家庭成員?
父母
繼父
女友的父親
同居女友
11. 同居伴侶分手後,只要兩人不同住,就非屬家庭暴力防治法所規範之家庭成員。
O
X
12. 只要有人身安全議題,保護性社工就可以立刻強制安置。
O
X
13. 與未滿16歲的人發生性行為,不論對方自願與否,都會觸法。
O
X
14. 下列何者是家庭暴力之樣態?(複選題)
肢體暴力
財務剝削
跟蹤騷擾
長期言語貶抑、辱罵
15.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性暴力被害人以未成年兒少占多數
和17歲少女進行對價性交行為是合法的
拍攝16歲兒少的性交照片是合法的
強迫配偶發生性行為是合法的
16. 如果被害人是身心障礙者,依法應於24小時訪視調查,並於4日內提出調查報告。
O
X
17. 下列何者屬兒少保護通報範疇? (複選題)
與14歲少女發生合意性行為
獨留6歲以下兒童在家
引誘兒少為自殺行為
兒少施用毒品
18. 下列何者屬兒少性剝削行為?
拍攝兒少為性交或猥褻物品
利用兒少為性交行為以供人觀覽
與兒少為對價之性交行為
以上皆是
19. 保護性事件複雜度高,需要跨網絡單位共同合作。
O
X
20. 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或接獲通報後,應於多久內進行訪視、調查?
4小時
24小時
4日內
10日內
21. 為避免相對人透過戶籍資料找到被害人,被害人可透過聲請民事保護令來禁止相對人查閱戶籍資料。
O
X
22. 老人福利機構知悉住民遭受看護工施暴,不需向當地主管機關進行老人保護通報。
O
X
23. 下列何者是老人福利法所規範之通報範疇?
老人遭兒子疏忽
老人遭外籍看護工虐待
老人因無人扶養,導致生命發生危難
以上皆是
24. 針對保護個案評估處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被害人如果拒絕服務,就不用服務
如果施暴者有精神疾病,將他轉介心衛中心後就可結案
評估處遇重點只需要針對被害人即可
需將家庭成員納入評估訪談對象
25. 保護性社工進行評估時,需將個案的脆弱性一併納入考量。
O
X
26. 被害人如果拒絕服務,就不用服務。
O
X
27. 法院受理緊急保護令之聲請後,如認被害人有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依法應於多久內核發?
1小時
4小時
6小時
24小時
28. 下列何者為SDM安全評估面向?
當次事件危險因素
兒少無助狀態評估
照顧者保護能力
以上皆是
29. 針對保護性事件調查評估,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進行親密關係暴力案件評估時,需一併了解家中是否有兒少目睹家庭暴力
被害人為成人時,應依其意願提供服務
需關注個案的年齡及身心狀況,以了解其脆弱性
需了解被害人受暴史及過往因應暴力的方式與效果
30. 下列何者不適用家庭暴力防治法保護範疇?
遭手足打傷之兒少
因財產分配發生肢體衝突之兄弟
遭兒子的岳父毆打成傷者
遭堂兄性侵害者
31. 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須於多久內提出調查報告?
24小時
72小時
4日內
30日內
32. 通常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多久?
1年以下
2年以下
3年以下
4年以下
33. 下列何者是保護性事件調查評估重點?
被害人受傷程度
被害人的脆弱性
案家保護因子
以上皆是
34. 下列對親密關係暴力事件的描述何者正確?
只有女性會遭受親密關係暴力
親密關係暴力常發生在低社經家庭,且加害人多有失業及酗酒問題
親密關係暴力是立基於性別的暴力
夫妻床頭吵床尾和,不需要公權力介入
35. 下列何種事件需進行老人保護通報?
老人遭機構室友毆打
子女強行領走老人之補助款,且未提供老人妥適照顧
獨居老人跌倒受傷入院治療,住院期間需人照料
失智老人走失遭尋獲
36. 家庭暴力是家務事,不需要公權力介入。
O
X
37. 下列何者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所範定之責任通報人員?
警察人員
戶政人員
教保服務人員
以上皆是
38. 害怕安全、自責、憂鬱都是性侵害創傷症的反應。
O
X
39. 下列何者可聲請通常保護令?
被害人本人
檢察官
警察機關
以上皆是
40. 高中生情侶將自己和伴侶的性愛照片傳給同學看是觸法行為。
O
X
41. 所有兒少保護通報案件只要在30日內提出調查報告即可。
O
X
42. 為避免罹患失智症的家人外出走失,可將他反鎖在家中較為安全。
O
X
43. 家庭暴力加害人多是暴力傾向、酗酒、吸毒者。
O
X
44. 拍攝兒少性影像是觸法行為。
O
X
45. 下列有關保護令之敘述,何者有誤?
被害人可向法院聲請緊急保護令
通常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二年以下
延長保護令之聲請,每次延長期間為二年以下
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時,得不經審理程序
46. 剝奪或妨礙兒少接受國民教育之機會是觸法的。
O
X
47. 趁對方酒醉不醒人事,與對方發生性行為,不會觸法。
O
X
48. 通常保護令有效期間為2年以下,延長聲請以1次為限。
O
X
49. 下列何者可向法院聲請民事保護令?(複選題)
遭妹妹的先生毆打者
年滿16歲且遭未同居男朋友實施精神暴力者
遭父親毆打成傷之兒少
遭鄰居辱罵毆打之兒少
50. 通常保護令有效期間為2年以下,如有必要,得不限次數聲請延長。
O
X
51. 通常保護令可延長幾次?
不得延長
以1次為限
以2次為限
有必要都可聲請延長
52. 警察機關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可依法替家庭暴力被害人聲請民事保護令,以保護被害人人身安全。
O
X
53. 保護性社工進行調查評估時,應蒐集完整的家庭成員相關通報史、風險或脆弱因子,並了解家庭動力、家庭支持系統與需求。
O
X
54. 有關兒少保護SDM安全評估的描述何者正確?(複選題)
如果兒少現在面臨危險因素的威脅,但無法找出讓兒少留在家中的安全對策,就必須評估保護安置
在婚姻暴力合併兒少保護的案件中,雖然媽媽也是被害人,但因媽媽是成人,即具有保護孩子的能力
如果案主為6歲以下,或有發展遲緩情形,代表案主的脆弱性較高
如果父母逃避調查,並對兒少的傷勢無合理解釋,需高度警覺兒少是否有遭受虐待之可能,並勾出對應的危險因素
55. 下列何種行為可能構成違反保護令罪? (複選題)
實施家庭暴力
不去上加害人處遇計畫
未遠離被害人住居所
不交付未成年子女
56. 孩子是父母所生的,父母想自殺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走。
O
X
57. 兒少虐待及疏忽常發生在低社經地位家庭,父母多是低成就、暴力傾向者。
O
X
58. 保護性事件倘經媒體曝光,社工可不經案家同意即告知媒體相關資訊。
O
X
59. 親密關係暴力是立基於性別的暴力樣態。
O
X
60. 經評估為第一級之兒少保護通報案件,需於分級分類後多久內提出調查報告?
72小時
4日內
10日內
30日內
61. 夫妻離婚滿3年,就不適用家庭暴力防治法的保護措施。
O
X
62. 里長發現轄內有老人遭到子女虐待,依法需進行通報。
O
X
63.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強調以個人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
O
X
64. 保護性社工調查兒少保護案件時,不需關注案母遭受親密關係暴力之情形。
O
X
65. 下列何者是保護性事件的特性?
隱匿性高
急迫性高
需跨域合作
以上皆是
66. 加害人如不接受民事保護令裁定之加害人處遇計畫,會構成違反保護令罪。
O
X
67. 下列何者可聲請緊急保護令? (複選題)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檢察官
被害人
警察機關
68. 下列對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危險評估及處遇的描述何者正確?(複選題)
責任通報人員受理案件時,需運用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TIPVDA)進行危險評估
經評估為高致命風險者,需納入高危機個案網絡會議討論
跟案家有關的網絡人員都要參加高危機個案網絡會議共同討論
高危機個案網絡會議的目的在透過網絡合作機制,蒐集案家完整資訊並進行危險評估
69. 獨留6歲以下兒童在家,是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O
X
70. 保護性事件重視人身安全,評估處遇重點只需要針對被害人即可。
O
X
71. 強迫配偶發生性行為,不會構成性侵害犯罪。
O
X
72.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或接獲兒少保護通報案件時,須於多久內完成分級分類?
24小時
72小時
4日內
30日內
73. 性侵害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常見症狀為,對受侵害事件經常有重複和侵入式的回憶。
O
X
74. 前同居伴侶間發生暴力事件,適用家庭暴力防治法的保護措施。
O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