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配分:[10.00] |

得分: |
1. (甲)自然文化(乙)經濟文化(丙)生態文化;人類生存於地球上,歷經哪些類型的生活文化?
- 甲乙
- 乙丙
- 甲丙
- 甲乙丙
|
|
配分:[10.00] |

得分: |
2. 古時候的人類與大自然互相影響、密切互動,形成以什麼為主的生活模式?
- 倫理道德
- 生態保育
- 自然文化
- 永續發展
|
|
配分:[10.00] |

得分: |
3. 台灣為順應世界永續發展的潮流,行政院下設何種單位以符合促進經濟發展、建設綠色矽島之原則,並兼顧環境生態保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
- 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 客家委員會
- 原住民委員會
- 經建會
|
|
配分:[10.00] |

得分: |
4. 人類的文明在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促進了資本主義,並形成了經濟文化主流的社會。在這種經濟文化的思維下,人類開始追求:
- 與自然互利共生,和平共處
- 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
- 地盡其利與貨暢其流的經濟發展
- 以順應自然、四時化育、天人合一態度對待環境
|
|
配分:[10.00] |

得分: |
5. 下列有關台灣永續發展議題敘述何者正確?
- 關聯台灣永續發展的議題,必須落實在海島台灣之「經濟」、「社會」的發展
- 台灣永續發展議題在環境永續發展上,僅劃分為自然保育、公害防治兩方面
- 台灣永續發展議題在環境永續發展之自然保育方面,包括保護大氣、保護水資源、保護土地資源、保護海洋及海岸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
- 公害防治方面僅針對防治廢棄物公害
|
|
配分:[10.00] |

得分: |
6. (甲)綠色產業(乙)清潔生產(丙)綠色消費(丁)環境規劃,何者屬於永續經濟政策與行動綱領?
- 甲乙丁
- 乙丙丁
- 甲丙丁
- 甲乙丙
|
|
配分:[10.00] |

得分: |
7. 永續發展,又稱可持續發展;其中「永續」的字義為何?
- 可支撐
- 可承受得起
- 可維續
- 以上皆是
|
|
配分:[10.00] |

得分: |
8. 我們在有了環境倫理的哲學理念後,針對生態系統,以生態為基礎、永續為目標之導向,可以發展什麼生態事業?
- 生態旅遊、生態文化
- 生態工法、生態保育
- 生態攝影、生態教育
- 以上皆是
|
|
配分:[10.00] |

得分: |
9. 西元1962年,美國卡遜女士,在《寂靜的春天》一書中,發出了地球遭受環境污染的警訊,喚醒了許多人們的環保意識。當年卡遜女士述及的環境危機,主要是由於以何種主義經營地球的方式所造成?
- 人類中心主義
- 生命中心主義
- 生態中心主義
- 以上皆是
|
|
配分:[10.00] |

得分: |
10. 我們從不同面向共識到許多台灣環境問題的本質,是源自於下列哪些觀點?
- 自我的生態觀點
- 群我的生態倫理
- 環境素養的整合
- 以上皆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