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就目前國內的統計數據來看,性侵害行為多發生兩者關係是陌生人跟室外的狀況,所以教導民眾避免外出跟與陌生人互動就能減少性侵害的發生了

O

X

 

2. 性侵害行為的再犯預防的態度,下列何者不恰當?
經過有效的治療後就能不再發生性侵害行為
單純依賴身心治療並不能達到最佳預防
塑造適當的社會文化
即使性侵害加害人已發展出以非侵害性行為為基礎的生活形態,仍有可能再犯

 

3. 下面哪一項不是在評估性罪犯再犯的關鍵變項?
評估個案感覺自己與他人的親近程度,以及他結交朋友的一般能力與安全的成人依戀關係
辨識個案在多種環境(例如,財務、職業、休閒、住宿、個人關係)中表現出衝動行為
評估個案對自己言行舉止的覺察能力
評估個案在職場的成就表現

 

4. 治療模式中的復發預防模式重於加害人自我管理訓練,以避免加害人再犯行為的發生。

O

X

 

5. 性侵害加害人評估的目的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協助預測再犯風險
幫助制定治療計畫
彰顯評估人員的專業
評估治療成效

 

6. 加害人治療中的「好生活模式」提倡的是正向生活目標的建立與實踐。

O

X

 

7. 對性侵害加害人進行有效與適當的評估是對加害人管理與治療的基礎。評估更可視作為被動的治療

O

X

 

8. 對於現行性侵害的治療處遇,下列何者說法不恰當?
性侵害處遇雖分不同的階段,但內容一致,為讓加害人能夠牢牢記住
跟一般治療有所不同,主要目的在於降低再犯以及風險管理
社區處遇比監獄處遇更注意動態的部分
每個處遇階段都有評估的機制

 

9. 性侵害僅是法律的問題,其實生物演化就是弱肉強食,所以人類性活動根本沒有取得意願的過程。

O

X

 

10. 性成熟是青少年時期的事情,所以性犯罪加害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創傷與其性侵害行為完全無關。

O

X

 

11. 何種治療模式將性侵害加害人視為能透過重建適當生活方式來改變的對象?
復發預防模式
風險-需求-反應模式
好生活模式
認知行為模式

 

12. 若從兒童性侵害加害人的行為動機來看,有學者認為可大致分為移轉到兒童的「退縮型」與固著在兒童「停滯型」。

O

X

 

13. 因為都是處理性侵害加害人的改善,所以社區處遇與監獄處遇只是處理的環境不同,處遇的內容跟要求都是一樣的。

O

X

 

14. 以下何者不是「性犯罪」的特性?
犯罪黑數高
熟人性侵比例高
犯罪地點多在特種營業場所
犯罪年齡涵蓋廣

 

15. 加害人表示「我已經年紀大了,不可能再做性侵害有關的事情了」。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O

X

 

16. 對於性侵害行為可能帶來的傷害,下列何者的觀念有誤?
生理傷害
行為傷害
心理傷害
短暫傷害

 

17. 性侵害犯罪的發生就只是個人性衝動的問題,與社會環境等因素無關,減少性衝動就不會出現這類行為了。

O

X

 

18. 對於性侵害的發生,下列何者說法是恰當的?
性侵害的行為並非偶然發生而是有其發展的脈絡
性侵害行為的特性及類別單一
性侵害犯罪都是臨時起意的
有性意圖就會導致性侵害行為的發生

 

19. 下列何者不是性犯罪加害人治療接受治療的目的?
避免媒體曝光
重新與社會接軌
修復式正義
降低再犯的風險

 

20. 對於性侵害加害人的再犯評估要考慮許多因素,下列何者是屬於靜態因素?
人格特質及犯罪史
近期的情緒狀態
親密關係的需求
異常的性幻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我是鹿先生 的頭像
    我是鹿先生

    鹿先生的公務員終身學習解答

    我是鹿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