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族群間的文化會有差異,但沒有優劣之分。
O
X
2. 下列哪一項措施可以代表文化近用權?
電視轉播沒有搭配手語老師
演唱會只賣站票
表演廳增設身障座位
只舉辦主流文化相關活動
3. 學生在學校得獎,上台使用自己的母語發表感言,是屬於自己的哪一項族群權利?
語言權
文化權
宗教權
社會發展權
4. 我國現行憲法主張各民族一律平等。
O
X
5. 政府需要族群主流化政策,落實文化平權,期許讓每個族群在社會上,可以互相共存共榮,永續發展。
O
X
6. 下列哪個元素是族群最顯著的象徵和符號,可以作為溝通工具和發聲的管道,也是對身分和認同的依歸所在?
文化
語言
歷史
血緣
7. 下列哪一個族群是臺灣的新興族群?
原住民
客家人
新住民
閩南人
8. 臺灣目前以漢人文化為最大眾。
O
X
9. 面臨少子化影響,學校有空閒的教室也只能閒置。
O
X
10.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應該因為與主流社會不同,而受到差異對待。
O
X
11. 下列哪些是屬於廣義的文化定義?
建築
飲食
藝術
以上皆是
12. 族群的劃分是客觀的。
O
X
13. 下列哪一項是族群元素中最為重要的三種權利?
語言權
社會發展權
文化權
以上皆是
14. 落實文化平權時,要一視同仁,不需要關注特定族群。
O
X
15. 哪一項權利是一個族群最顯著的象徵和符號?
語言權
文化權
宗教權
社會發展權
16. 在下列哪項地方,可以看見多元族群的共融互動?
節慶活動
社區建設
地區命名
以上皆是
17. 文化權的意思是人民擁有文化生活的基本權利。
O
X
18. 族群主流化的意義不單是制定政策,而是要將族群納入決策過程與思維之中。
O
X
19. 城市政策要優先為主流族群的權益制定,才能得到大眾的支持。
O
X
20. 社區中的公共設施,可以讓市民一同參與建設,增進城市包容性。
O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