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配分:[10.00] |
得分: |
1. 下列麻疹病例之防治措施何者正確?
- 通報為疑似麻疹病人在可傳染期(出疹前後4天)應接受居家或住院隔離並採取適當防治措施,就醫時,以有負壓隔離設施之醫療機構為原則
- 於接觸麻疹病人(出疹前、後4天內)後72小時內接受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6天內接種MMR疫苗,有預防麻疹發作之效
- 與個案最後1 次接觸日起往後推算4天,為接觸者健康監測期
- 以上皆是
|
|
配分:[10.00] |
得分: |
2.
民眾前往麻疹流行地區之疾病預防與接種建議,何者正確?
- 1981 年(含)以後出生的成人,若不具麻疹免疫力,建議自費接種 1 劑MMR疫苗後再行前往
- 前往麻疹流行地區之6 個月以上未滿1 歲之嬰兒,建議先?自費接種1 劑MMR 疫苗,滿 12 個月後仍須按建議時程完成 2 劑MMR疫苗接種
- 民眾回國後如出現發燒、出疹、咳嗽、鼻炎、結膜炎等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 以上皆是
|
|
配分:[10.00] |
得分: |
3.
麻疹病例定義之流行病學條件為何?
- 發病前3週內,曾有麻疹流行地區旅遊史
- 曾與確定病例有空氣或飛沫接觸
- 曾直接接觸確定病例之鼻咽分泌物
- 以上皆是
|
|
配分:[10.00] |
得分: |
4. MMR疫苗接種禁忌及注意事項,何者錯誤?
- 孕婦及嚴重免疫缺損者不宜接種MMR疫苗
- 如未於接種前或接種當天接受結核菌素測驗,應於接種一個月後再接受測驗
- ?性接種MMR疫苗後,4週內應避免懷孕
- MMR是活性減毒疫苗,目前常規接種是滿9月與15個月各接種一劑
|
|
配分:[10.00] |
得分: |
5. 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具有麻疹免疫力的判斷條件為何?
- 至少曾注射過2劑麻疹、德國麻疹疫苗,且有疫苗接種紀錄者,最後一劑疫苗接種日期距今至少16年
- 具有麻疹、德國麻疹抗體檢驗陽性證明,且檢驗日期距今至少6年
- 曾經由實驗室診斷確認感染麻疹及德國麻疹者
- 以上皆是
|
|
配分:[10.00] |
得分: |
6. 下列哪項是麻疹的臨床表現?
- 發燒 ≧38℃
- 結膜炎 (conjunctivitis)、流鼻水 (coryza)、咳嗽 (cough)3C症狀
- 皮疹,由頸部往四週擴散到全身,為離心式擴散及向心式分布,嚴重者皮疹有融合現象(confluence),常留下落屑
- 以上皆是
|
|
配分:[10.00] |
得分: |
7. 下列疾病臨床症狀何者正確?
-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兒,臨床症狀有發燒超過5天、結膜炎、草莓舌、頸部淋巴腺炎、皮疹、手掌腳掌急性期紅腫、手指腳趾不會脫皮
- 嬰兒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發生在小於2-3 歲之幼兒,高燒1至7天後出疹,主要在軀幹和臉部,隨即退燒
- 德國麻疹特點為後頸部疼痛性淋巴腺炎、疹子較麻疹小而鮮紅,大多會落屑
- 以上皆是
|
|
配分:[10.00] |
得分: |
8. 下列哪項是麻疹的特點?
- 病原為RNA病毒 ,屬於Paramyxoviridae
- 潛伏期7至18 (平均10-14)天
- 具高度傳染力,90%以上家中成員會得到感染
- 以上皆是
|
|
配分:[10.00] |
得分: |
9. 曾接受麻疹疫苗接種之感染者,其初期臨床表徵可能只有發燒或出疹其中之一,切勿以出現結膜炎(conjunctivitis)、流鼻水(coryza)與咳嗽(cough)等「3C」症狀做為臨床診斷及是否發病之標準。
|
|
配分:[10.00] |
得分: |
10. 曾接受麻疹疫苗接種之感染者,在急性期進行抗體檢驗,結果通常為IgM陰性、IgG陽性,故麻疹疑似個案應同時進行抗體及PCR檢測,不宜僅以抗體檢測報告作為實驗室診斷之依據。
|
|
|
留言列表